产品中心

北京优化创新生态 加快孵育原创技术

作者:fun88备用 发布时间:2025-04-03 07:51:22

  近年来,北京市正涌现出一批以原创性甚至颠覆性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这一些企业依托完善的创业孵化和科技金融支持,相继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正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创新科技金融支持,加快构建以技术攻关为核心、具有全球创新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走进位于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的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展厅,“探索细胞星河”“发展历史”“聚焦细胞智造”“3D微载体”相继展现眼前。

  成立于2018年的华龛生物,由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杜亚楠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作为高质量三维细胞制造专家,华龛生物累计研发投入过亿元,有关技术已获得专利成果近130项,其中包含国际专利15项。

  今年1月2日,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细胞药物——艾米迈托赛注射液正式获批上市。这也是全球首款使用华龛生物潜心多年研发的三维细胞制造工艺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干细胞产品,为全球干细胞疗法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华龛生物自成立之初,就希望能够通过技术突破,实现细胞大规模生产制备的同时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普惠大众。”杜亚楠介绍说,目前,美国同种类型的产品定价还是天价。“我相信技术赋能、产业协同,能够让中国干细胞药物价格更亲民。”

  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咖啡厅“WANOS中国全景声”影厅,在声学领域研究了20多年的北京全景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景声科技”)创始人兼CEO潘兴德现场为大家播放了一段《你好,李焕英》。逼真的雷雨天气轰隆声音,让观看者深深沉浸在电影情节中。

  “全景声科技核心团队是一群从事声音技术行业的专家和博士,我们在声学、听觉领域一直在国际最前沿。”潘兴德介绍说,“在过去的四五年里,我们参与制定了4项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

  目前,中国历史票房排名前10的电影中,有6部电影的全景声版本由全景声科技制作,包括《哪吒2》《唐人街探案3》等。除电影外,全景声科技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虚拟现实、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电子等相关行业及其沉浸式场景的应用。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全景声科技、华龛生物所在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北京市标杆孵化器。

  作为通力科幻元宇宙孵化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已集聚硬科幻创作和硬科学技术创新企业130多家,已引入由刘慈欣任院长的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内容创作机构,服务领域覆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新型显示、空间音频、5G传输、光学影像等电子信息前沿及交叉领域。

  “‘科幻’是以‘科’为基础,企业开发的任何一个产品或者场景,要有科学依据,有硬科学、硬科技。而‘幻’是对未来的美好创想,推动着科幻作家去创作、科学家们去打磨他们的产品。”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商业化总监贾琢说,“我们产业维度丰富,中心设有10个共性实验平台。在产教融合方面,我们和多所高校达成合作。依托平台、服务、活动,我们培育了优质的创新土壤。”

  目前,北京市共有标杆孵化器25家、国家级孵化器69家、北京市级孵化器106家。北京市孵化器从业人员约1万人,2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在这里,科技公司和项目得到了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扶持。

  2018年,华龛生物在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成立。该孵化器以“推动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技术尚处于应用探索研究或预先研究的‘死亡谷’阶段重大科学技术转化项目在京落地”为宗旨,聚焦医药健康领域,设立了研发、中试等服务平台,形成了市区协同、平台支撑、资本加速、产业赋能的前孵化模式。

  “发展初期,生物医药企业对研发资金需求量大。2019年,我们入选‘中关村颠覆性技术项目’,获得超千万元科研资金支持。之后,我们通过北京市、海淀区的各项政策支持,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经费支持。”华龛生物董事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成立以来,华龛生物先后实现了多轮融资。在资金支持下,华龛生物如今在北京、天津拥有共5000平方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在上海设有2000余平方米的国际合作与技术应用中心。

  如今,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双创处干部李泽宇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202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97万家,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2024年前三季度,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超26万个,同比增长约19%。

  如今,在政策制度保障和多方主体协同下,北京市形成了由政府、企业、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构成的开放创新生态,促进了区域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为打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公司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年)》,带动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提升;修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园区高水平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联的内容,推动孵化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速硬科技企业孵化。

  为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北京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支持领军企业、合乎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牵头,联合相关领域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方式建设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为创新生态保持高效运转提供基础与保障。

  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印发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推出了引导新设立基金落地、引导投资机构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支持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服务平台(基地)建设、支持开展股债联动等业务创新。

  “围绕创业投资、科技信贷、长期资金市场等方面,北京市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金融处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说。

  在创业投资方面,北京市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初始总规模千亿元;设立全国首只聚焦硬科技领域投资的政府投资母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创新基金,总规模200亿元;成立全国首只全部由社保基金出资的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在科技信贷创新方面,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多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未来5年将为科创企业新增不少于5500亿元授信额度,新增服务授信企业超过1万家。

  在资本市场方面,目前北京市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数在全国总数占比均接近10%。

  “下一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继续推动科技金融深层次地融合发展,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金融处有关负责人说。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Copyright ©-电话:13673622317 0371-64940858 李经理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25697号